黎添榮祖簡介
2019-05-07 04:59:07 來源:黎子龍 審核:黎勇 打印 轉發 字號:T
添榮祖簡介
黎添榮,字彩蟠,潮砥黎氏家族始祖,生卒壽配待詳。據公元1341年始祖買地《文契》推測:約生于大元武宗‘’至大‘’年間(1307-1311年),約歿于明洪武初年(1368年)前后;葬地麻坨,今思南縣關口村黎家寨。據首修我譜的十三世宏禎祖《祖居地名匯錄》研判,添榮祖約在元順帝‘’至元‘’年間(1335-1340年),從祖居地江西行省臨江道新喻州(明洪武二年改為臨江府新喻縣)27都遞步,遠徙湖廣行省思南宣慰司,先后客居郡城思南、興隆井、繼移麻坨;于‘’至正‘’元年正月十五日購置楊姓潮砥竹菌壩宅基地,‘’其時添榮公至中年也‘’。再推敲購地《文契》,始祖買地前已落籍麻坨,故契稱‘’同司民人‘’;
置地由‘’黎添榮接代子孫管理‘’,表明已在此成家,配偶應為當地人,且兒子允先已經出世;買地款系中統鈔60錠,猶花銀80兩,查:中統鈔全稱中統元寶交鈔,為元朝唯一合法流通貨幣,系元世祖忽必律中統元年發行一直使用至元末,是中國最早由官方統一印制的紙幣;交鈔以白銀為本位,面額以貫、文為單位,每兩貫兌換白銀一兩。以上交易方式與幣值,完全符合歷史情況;當年元順帝全國財政收入僅為中統鈔一萬錠,可見60錠在當時也不是小數目,始祖是否在置地前回老家籌措資金?雖無資料佐證,但一般成家生子欲置地立業,按慣例是要摯妻將雛回家鄉稟報高堂的。
據我族祖輩口口相傳,始祖居住麻坨數代(三代左右)后,因支繁派衍,人口增加,后某代遂與距此十五里的潮砥蔡氏以土地置換方式移居潮砥。潮砥,位于烏江中下游東岸,云巖西撐,雪波東瀉,日夜濤聲連長江,自古為川鹽入黔通道。其建置原屬思南府,后改轄德江縣,本朝先設區現改鎮,是黔東北遐邇聞名的水陸碼頭及貨物集散地。我族定居此間,家族發展即步入坦途,從始祖買地至今,已歷時678年,椒衍24~26世,人口發展到二萬余人。目前潮砥黎氏無論人口規模、聚居密度、還是入黔時間,在貴州黎氏族群可謂無出其右。
本支家族郡望系黎氏京兆堂,開基祖為唐代宗時兩任京兆尹、出生戎州(宜賓)、祖籍壽春的黎干貞固公。干公生子九人,第四子名黎煟,煟生黎埴,埴公約生于代宗大歷末(776~778年),在德宗貞元二十年左右科舉入仕,文宗大和九年充瀚林院學士,武宗會昌年間任福建、韶州刺史,宣宗大中年間以從三品右散騎常侍致仕,約歿于大中七至八年(855年前后),壽近耄耋,閱歷九朝,仕宦八帝。卒后二十余年(875年后),子孫三代數支為避黃巢之亂,從中原洛陽避地往江西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等地遷移。據譜記載,各支以手繪干、煟、埴三祖圖作離亂后認祖歸宗憑據!今之黎氏京兆堂廣泛分布兩廣乃至海外格局,主要在此時期形成。我始祖出自的江西新余市鵠山鄉遞步支,便是黎埴多支跑反嫡裔的其中一支。
遞步黎氏遷徙定居該地已一千一百余年,其首譜編修在南宋咸淳八年(1272年),主編為咸淳四年進士第三名立武的長兄立言,兩兄弟同年進士及第,由于唐末及五代十國百余年的亂世,資料大多喪失殆盡,起譜只能從北宋初之昌世公(字公億,約生于968年前后)為第一世,昌世到黎埴約有190年之歲差,世系上約有七至八代斷代,就是這七、八代斷代,加上遞步‘’七二首譜‘’毀于戰亂,造成多地京兆族譜今之亂象!比如,我添榮祖應是昌世公后第十五世,然遞步各譜均無記錄;連遞步文化的杰出代表立武探花之后裔都已失記,各地遷枝散葉尋根問祖更何其難乎!
可喜的是,隨著黎干、黎燧、黎燭三祖墓志銘已在洛陽出土,假以時日,倘若黎煟、黎埴二祖墓志能有幸出土,我黎氏京兆譜之對接則有望實現,果如此,古稀之年翹企何之。
添榮十八世孫盛奇
沐手拜撰
2019年5月5日
投稿熱線:黎國強13728886039,黎士賢13544350888,黎開發13613024963 ;郵箱地址:shijielishiwang@126.com;勘誤:黎國強13728886039
版權及免責聲明:
1、凡本網注明來源:“世界黎氏網” 的所有稿件,版權均屬于世界黎氏網,未經本網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稿件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來源:“XXX(非世界黎氏網)” 的稿件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凡本網注明來源:“XXX供稿” 的稿件,稿件均來自企業或個人,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如遇投資類文章,請網友謹慎甄別真偽,以免造成損失。
4、如因供稿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發郵件至"shijielishiwang@126.com 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