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東廉江古代文化之鄉——汶塘
2019-12-11 09:56:46 來源:黎志宙 審核:黎勇 打印 轉發 字號:T
石邑(廉江)石嶺圩西南四里處,有塊小盆地。盆地東邊,有口水清如鏡的泉水池,名叫汶塘。
汶塘四周,綠草茵茵,青山環抱,景色秀麗。正是這景色秀麗的汶塘,孕育出古老的文化和名聞遐邇的人才。
明末崇禎年間,石城縣治舉人黎民鐸(字覺于)中舉上副后,不求賢達,矢志煙霞,遠離縣治,在汶塘東南山隈,建立取名“汶塘”的村居。
黎民鐸到汶塘定居后,一面帶領家人墾荒造田,一面將自己的積蓄,購置田地。他把每年收入的錢糧,救濟貧民,建立義塾,設立學社,還捐給關圣帝廟作經費。他樂善作福,濟公厚貧,受到社會上的好評。嶺西道周軾贈其匾曰:道風勵世。石城縣李琰題共匾曰:第應千佛。
黎民鐸在汶塘村設立學社,經常會同各地文人談經論典,作詩寫文。石邑明進士龍維,遠至福建龍溪舉人陳爌子明氏,都是他的座上客。有一則神奇故事《騰云席》,就是說黎民鐸與友人論學至晚,忽生奇想,同乘坐騰云席飛往省城廣州看大戲(粵?。砸瓜?,漏夜而歸。這則故事,在他的作品《易經信》中記載,一直在民間流傳。黎民鐸自已常在傍晚或月夜,信步于林間、池邊、溪傍,欣賞自然美景,遇景賦物,寫作詩文,以此抒發自己的情懷。他著作詩文很多,傳世者有《易經信》、《懷古篇》、《道尚錄》和《汶塘集》。其中《汶塘集》的“汶塘詩草”和“汶塘填詞”,流傳很廣,影響深遠,為后人傳誦。因此,當時的汶塘被稱為文化之鄉,成了文人向往的地方。
黎民鐸在村中建立一間義塾,免費招收附近的農家子弟入學,培養他們成才。義塾一直興旺不衰,傳至其孫兒克澄執教,學生來源更廣,入學人數更多,學子額慶得師,邑中文風為之一振。三代人耕耘的義塾,培養出的學子,可謂科甲聯芳,人才輩出,僅其兒孫四代,就有進士一人、舉人一人,貢生三人,廩生、庠生多人。其中,清進士黎正,官至戶部員外郎。他為官表現才識精敏,潔已裕民、遇事剛正不阿,為宰相王安國所賞識,曾三次登門造訪。他辭官返鄉后,作為讀書養性之所“宛在軒”,后成了清廉象征、文化古跡。清貢生黎 ,資質雖遜于諸兄弟,卻能以勤補拙,苦學勉行,功名卻出諸昆季之右。他讀書瞌睡時,用兩肘研磨桌子,以肉體的痛楚提神。其桌子兩肘積洼 ,儼然入木三分,堪與“懸梁”、“刺股”媲美。清舉人黎道新,原以優貢出任廣州府新安縣儒學訓導。他任官后,繼續勤奮學習,志老不衰。他八十六歲,恩賜副榜,八十八歲恩賜正榜舉人,八十九歲恩賜進士,不久謝世,成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典范。汶塘因此成了孕育人才的搖籃。
汶塘這個山青水秀的地方,成了石邑文化之鄉。
為了傳揚汶塘光輝的歷史文化,黎氏后裔于清乾隆四十七年(公元一七八二年)在汶塘之濱,建立汶塘黎氏大宗祠,將其先祖的功名牌匾、詩文著作,文房四寶及優秀事跡展示于祠內。黎民鐸的故居,設立的學社和建辦的義塾遺址,也保留下來。但歷經二百多年的滄桑,上述的歷史文物、古跡,能幸存下來的已寥寥無幾。雖則如此,汶塘的歷史文化仍閃耀著燦爛的光輝。
作者:黎法華 黎法龍
投稿熱線:黎國強13728886039,黎士賢13544350888,黎開發13613024963 ;郵箱地址:shijielishiwang@126.com;勘誤:黎國強13728886039
版權及免責聲明:
1、凡本網注明來源:“世界黎氏網” 的所有稿件,版權均屬于世界黎氏網,未經本網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稿件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來源:“XXX(非世界黎氏網)” 的稿件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凡本網注明來源:“XXX供稿” 的稿件,稿件均來自企業或個人,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如遇投資類文章,請網友謹慎甄別真偽,以免造成損失。
4、如因供稿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發郵件至"shijielishiwang@126.com "。